与此前多次展出的“翼龙”和CH-4等采用螺旋桨动力的“察打一体型”无人机不同,“利剑”这种喷气动力的隐身无人机主要目标并非恐怖分子,而是重要的高价值目标。恐怖分子通常并无强大的防空系统,用诸如“捕食者”这类的螺旋桨无人机足以对付。而隐身飞机主要用于在战时对防空密集的重要目标实施侦察和打击,像美国的B-2轰炸机那样“千里走单骑”,突破敌方防空系统的防御。 有分析认为,不能排除“利剑”无人机成熟后,在其基础上发展舰载型的可能,上舰后的“利剑”无人机可与有人战斗机混编,提高舰载机联队的监视、侦察、情报收集和打击能力。但是,航母上降落是舰载无固定翼人机的最大技术难题,需要更加可靠、先进的精确着舰系统,其挑战不亚于“利剑”无人机研制本身。 从发动机推力来推算,“利剑”要明显小于X-47B,后者使用了F-16使用的发动机,推力远远大于RD-93。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利剑”的最大起飞重量或与FC-1相似,但“利剑”还选择了更高升阻比的飞翼布局,且省去了座舱和支持飞行员的显示控制设备和生命支持系统,使其最大航程远超出FC-1的2000千米。 网传“利剑”隐身无人机首飞 网络消息来源称,11月21日13时许,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制造的国产“利剑”无人攻击机,在西南某试飞中心成功完成首飞,历时近20分钟。 实际上,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外媒体便陆续曝光“利剑”开始地面滑行测试的消息。路透社网站的报道称,被称为“利剑”的中国首架隐身无人机由洪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联合研制。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首次地面测试在去年12月13日进行。
|